高中语文新课程的模块设置
关于高中语文新课程的模块设置
关于高中语文新课程的模块设置
高中语文新课程以“模块”为基本的结构单位,用学分进行调节和管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均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必修课程由五个模块组成,即语文1至语文5。各个系列的选修课程,模块数可多可少,不作规定,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的需求有选择地设计选修课程模块。每个模块所需36学时,计2学分。每个学期分两段,每个学段(约10周)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
模块设置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一)模块化设计提高了语文选修课程的灵活性和选择性。比如,在“语言文字应用”系列中,可以设置“汉字与书法”、“方言与普通话”、“修辞与语言艺术”等模块;在“诗歌与散文”系列中可以分别设置古今中外诗歌散文专题甚至名家诗歌、名家散文专题等多个模块。这样,我们同学不仅可以对五个系列实行自由选修,而且可以选修这五个系列中任何一个或几个模块。选择的余地越大,选学也越变得名副其实,避免了以前曾经有过的对某一科目必须作出“选”与“不选”这种非此即彼的尴尬处境,使选修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张力。
(二)以模块为基本单位来组织选修课程,较之以科目为单位来组织课程在形式和内容安排上更灵活,也更有优势。模块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课程内容组织的线性排列,使课程的安排便于纵横沟通、网络勾连,同时也使我们同学对选修课程的选择更便于从自己的实际需要切入。不仅如此,模块设计还可以及时容纳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从而解决教材内容相对滞后的问题。比如,在上述的“语言文字应用”中的“修辞与语言艺术”模块与“诗歌与散文”中的“名家散文”模块就可以进行沟通,让学生在选学过程中进行梳理整合,以收到融会贯通之效。
(三)运用模块形式来设置选修课程,便于学校发挥资源优势,也有利于教师发挥自己的特长。有的学校可能身在“戏剧之乡”,那它可以在“戏剧”这一模块上大放异彩;有的学校可能地处“旅游胜地”,那它可以在“游记散文”这一模块上大做文章;有的教师可能在古典诗词方面有修养,那他可以开设“古典诗词鉴赏”;有的教师可能在新闻传记方面有特长,那他可以开设“新闻传记的阅读与写作”等等。充分发挥了学校与教师的优势和特长,实际上是为学生的发展创设了最佳的条件和机会。
(四)用学分来描述学生选修模块的“业绩”。采用学分对选修课程的学习管理做到刚柔并济,使学生对选修课程的学习在自由中有规范,在基础上求发展,在层级中显特长。“课程标准”在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必修学分10分的前提下,鼓励并建议学生从五个系列选修课程中任意选修4个模块,获得8学分,而且给予那些爱好语文,希望进一步发展其语文特长的学生以拓展、深造的空间,他们可再任意选修3个模块,获得6学分,总共可获24学分。
由此可见,我们同学不仅因模块设置可以获得了更大的.选修自由,而且在获得基本学分后还可获得最高学分。值得一提的是,即便要获得了同样的学分,我们同学也可以选修不同的模块,反之,相同的学分,却可以从不同的模块中获得,这样,对于那些对语文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特长、潜能的同学来说,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园地,并能在不同的选修模块中各展自己的学习个性与特色。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