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教学设计
《武陵春》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武陵春》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武陵春》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学会抓住意象欣赏诗词。
3、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品味词的意境与语言。
教学难点:
1、鉴赏词作的意境。
2、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创作风格。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词的有关知识。
2、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二、教学新课:
1、师范读课文,生自读,注意词的感情基调及节奏。
2、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说出本词创设的意境。
(2)在《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罢”,而词中作者却“日晚倦梳头”,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态?
(3) “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
(4)本词的作者是如何抒发感情的?
学生合作学习10分钟,教师个别进行辅导,然后集体交流。
3、重点解读:
鉴赏这首词美在哪里?
学生自主考虑,寻找“美点”,集体交流。
4、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搜集古人写“愁”的句子。
三、 总结:这首词与《望江南》有什么相同之处。
学生可各抒己见,教师总结。
四、类文阅读:李清照的《醉花阴》。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这两首词。
2、练习第一二题。
教学反思:
时间悠悠而过,又一次参加语文组内培训,不同的是这次培训我成了主角儿。课堂风采展示是培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作为其中的一员,也免了向同事展示一番。
之所以选择《武陵春》这首词,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很喜欢词,我一直都觉得词是最能抒发情感而又音律优美的一种文体;另一方面是我很喜欢李清照这位词人,对她的才学,我是着实佩服啊,她的词表现手法绚丽多彩,语言富有音律美,大胆运用口语如此,浑然自成一家---易安体;还有李清照那坎坷、饱经沧桑的生活历程也让我颇为同情,或许,只有那种看遍人间风景、大起大落,历经风雨而又内心细腻、情感丰富的人才能写出好的作品吧。《武陵春》就是这样的珍品!
诗词,是文字与音乐的融合,只有通过反复诵读,读出它内在的或激昂或低婉的音韵,才能体悟出诗词的意蕴内涵。《武陵春》通过词人独有的艺术手法表现诗人无限的哀愁,发出“悲音”这种心境。而“悲音”又不是常人所能体会的,我们或许经历过些事情,却未必有李清照感触来得那么深刻。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通过反复诵读让自己和听的人去体会词人那种悲苦无依的心情,但是我却操之过急,没有过多的诵读。我想,如果能通过反复悲深婉笃的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情迁意动,再把词人所表达的灰暗阑珊的画面加以描绘,就能更好的悟出词人以物喻愁、船轻愁重的精妙佳笔了。反观自己的《武陵春》教学,讲解的时间所占比例较多,淡化了词的音韵与意蕴,以致教学效果不显著。
诗词教学,情景的设置也很重要。毕竟我们现代人与古人的时代相差太远,我们很难体会到古人的那种意境。如果在上课之前,我能设置与词相关的一些情景,比如放上一段现在作为流行歌曲的李清照写的《一剪梅》的音乐作为铺垫,这样会让我们更快更好地进入《武陵春》这首词的意境中去。
《武陵春》这次教学,有如推开了一扇窗,打开了一道门,让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也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教学天地。
《武陵春》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诵两首词。
2、掌握几种表达感情的方法:借景抒情、化虚为实、比喻夸张,学会运用诵读品词知人论世等方法赏析古典诗词。
3、体悟词人的情感,理解词人的内心世界。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几种表达感情的方法:借景抒情、化虚为实、比喻夸张。
难点:学会运用诵读品词知人论世等方法赏析古典诗词,体悟词人的情感,理解词人的内心世界。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生疑发问,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唱八年级所学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激发学生学词的兴趣,营造氛围。
二、学习《武陵春》
1、导入课题。
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交流对李清照的了解,教师适时点拨补充。
2、指导朗读。
⑴教师范读,学生听读,评读教师的优点与不足。
⑵明确字音、节奏,学生自读,小组推荐成员朗读。
3、理解词句。
先请一名学生完整地交流自己的理解,然后让其他同学评价,教师适时点拨。
4、感悟感情。
用“我喜欢读______句,读出了_____情景或感情”的句式来交流。
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的作用,引导学生赏析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5、体验意境。
启发学生联想想像,鼓励他们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词中的意境,进一步感悟词人抒发的感情。
三、教学《望江南》(采用学习《武陵春》的方法来让学生自主学习)
1、导入课题。
简要介绍作者、作品。
2、指导朗读。
⑴听录音朗读。
⑵学生自由读,点名读,评读,正字音、明节奏。
⑶全班齐读。
3、理解词句。
⑴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己理解词的意思。
⑵检查学生对词语、句子的理解,适时点拨、强调重点词句。
4、感悟感情。
学生自读课文,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来品味语言。用“我喜欢读_____句,读出了_____情景或感情”的句式进行交流。
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蕴含的思想内涵。
5、体验意境。
⑴展示能概括表现这首词的内容明片。
⑵多媒体展示画面,启发学生联想想像,鼓励他们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特定场景下思妇的思想变化过程。
四、比读两词。
灵活引导学生探究处理以下问题:
1、两首词中都写到船这个载体(“千帆”“轻舟”),表达的心情是不是相同的呢?
……此处隐藏1929个字……流,做出总结。教学反思 九年级学生已经对词这个概念掌握比较到位,对词所表现的思想内涵了解比较透彻,通过作者时代背景及作者自身的了解,更能看出当时的社会给作者造成的痛苦学生通过积极探讨表现出对当时代发生这种现象在一个女人身上的体现的愁,意境的挖掘比较深入,能深切感受到作者的痛和悲。基本能掌握本课所要传达的思想内容。但是个别学生不能很好的联系时代背景看问题,思想比较单一,只能通过字里行间感觉到作者的悲愁无法完全掌握作者为什么出现这种心境,通过老师的指点后才能疏通,但是对时代背景还是有很大不解。这个也许与我们现时代大环境较之作者生活的时代不同的空间差异造成的,所以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因此觉得在授课当中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很好的把社会时代风貌特点贯穿给学生,因此引起学生极大的困惑,所以在今后讲授诗词的过程中应该都传授点当时社会时代背景的特点及知识,这样学生理解诗词也许会更加顺手。
《武陵春》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学会抓住意象欣赏诗词。
3、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品味词的意境与语言。
【教学难点】
1、鉴赏词作的意境。
2、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创作风格。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词的有关知识。
2、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二、教学新课
1、师范读课文,生自读,注意词的感情基调及节奏。
2、合作探究:
⑴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说出本词创设的意境。
⑵在《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罢”,而词中作者却“日晚倦梳头”,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态?
⑶“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
⑷本词的作者是如何抒发感情的?
学生合作学习10分钟,教师个别进行辅导,然后集体交流。
3、重点解读:
鉴赏这首词美在哪里?
学生自主考虑,寻找“美点”,集体交流。
4、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搜集古人写“愁”的句子。
三、总结
这首词与《望江南》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可各抒己见,教师总结。
四、类文阅读
李清照的《醉花阴》。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这两首词。
2、练习第一二题。
《武陵春》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锻炼学生诗词诵读的能力。
2、引导学生用反复诵读、品析字词、对比、联想、想像等方法赏析诗词。
3、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感情诵读,品词赏句,理解词人内心世界。
【教学方法】
诵读法 品析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今天和同学们初次见面,老师想用中国传统的方式送给大家一副对联: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只(枝)女儿花。大家猜这幅对联中“女儿花”指的是谁?李清照(学生回答)。
对,她就是人们喜欢的,被人誉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课件出示图片)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她以超群的才华凭借存世的70多篇作品,在中国古典文学的阆苑中独树一帜,取得了巾帼不让须眉的骄人成就,被后人誉为婉约词派的“一代词宗”。当代散文大家梁衡称她为“乱世中的美神”,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用李清照的名字来命名了水星上的一座环形山,这是惟一一个用中国古代女性的名字来命名天体,这极大的荣耀,也体现了李清照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旷世才女,学习她的一首词《武陵春》。(请同学板书课题并评价)
二、朗读诗词 感知形象
1、学习诗歌,诵读使我们的必经之路,老师首先把这首诗歌读一遍,请大家认真听,注意字音、节奏、重音、感情色彩。
2、读诗是一种高雅的情感体验活动,读优美的诗可以陶冶我们的性情,下面先请学生们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节奏,注意轻重缓急,高低升降,读出情感。)
3、老师从大家的表情上看到每位同学都读得特别认真投入,那谁先来给大家读一读,指名读(请你带着你的感受先来读),请学生评价,
追问:你感受到这首词流淌的感情,用词中的哪一个词语来表达?
引导学生抓词眼“愁”(板书)
4、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再来练读,选择一种方式来展示。学生小组互读,并展示,师生评价。
(明确词中塑造了一个充满哀愁的老妇人的形象)
三、品词赏句 体会情感
过渡:下面请学生们齐读一遍诗词(课件出示品词赏句 体会情感)尽量读出词人满腹的愁思。大家通过反复的诵读,我们已经感觉到了词人的满心愁思,老师不禁对这位满腹忧愁的词人有此一问?
1、一问清照,你因何而愁?
结合词句“物是人非事事休”,理解词人哀愁的原因?
(学生发言,师生交流,结合背景重点理解“人非”,穿插背景资料,理解词人过去的美好生活消失之后的愁苦之情,抓“倦梳头”、 “泪先流”两个动作进一步体会词人情感。)
2、二问清照,你见何生愁?
结合词句“风住尘香花已尽”理解词人见何景而生愁?
(引导抓住“风”“尘土”“落花”等意象描述词句所描绘的景象。结合结合词人早期作品《如梦令》对比理解,景物依旧,看景之人心情全非的愁苦之情)
4、女生齐读上阙,传递出词人因景而生愁和物是人非的沉痛之情来。
5、三问清照,你如何排愁?
结合词句“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理解词人准备如何排解满腹愁思。(引导抓住“闻说”、“也拟”、“泛轻舟”体会词人欣喜的心理)
6、四问清照,你为何不去解愁?
结合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理解词人为何不去解愁情?
(理解李清照化无形的“愁”为有形的物,语意新奇、想象奇特,引导学生结合古人写“愁”佳句,对比品味该句的妙处。)
7、男生诵读下阕,请男生齐读下阙,要读出感情的起伏和愁的分量。
8、全体深情诵读这首词。
五、联读 欣赏清照其他词作
了解李清照的其他代表作品(课件出示)。
六、分享感受
1、学了《武陵春》,了解了李清照你想说些什么,表达你此时此刻的感受。
2、师生深情诵读《永远的李清照》。
七、课堂小结
学法小结(知人论世、反复诵读、品析字句、联想,想象、对比……)
多读古典诗词提高文学素养,传承传统文化
八、板书设计:
文档为doc格式